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科学家“内卷”,结果会是啥
中国科学报 | 2021-02-01 19:00:11    阅读:549   发布文章

科研圈竞赛只有两种名次:第一或其他。为避免竞争对手抢先发表或成果被剽窃,科学家永远在赶时间。这种“内卷”现象近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上周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竞争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风险。


据《科学》报道,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Leonid Tiokhin与合作者的研究模型显示,科学家会为了第一个发表成果而走捷径。尽管科研界已经对此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或建议,但模型显示,这些措施可能会无意中让情况恶化。


Tiokhin等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竞争会带来恶性后果的研究小组。但他们提供的模型首开先例,人们得以更精确地探索这种竞争会产生哪些影响。


研究中,Tiokhin和同事建立了一个数字模型,假设120位虚拟科学家在参与一场争夺奖励的游戏。每个“科学家”都辛勤工作,按照不同编程策略收集一系列研究问题的数据。


在游戏中,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地收集到有意义的大型数据集,而有些人则倾向于放弃研究问题。如果有人首先发表了某个结果,有些人依然会继续坚持。随着发现和成果越来越多,一些“科学家”得到了奖励,而得奖最多的人会更可能将方法经验传给下一代研究人员。


模型记录了500代虚拟科学家针对不同虚拟环境发展而来的成功策略。结果显示,如果系统给予首个发布研究成果的人以更大回报,那么大家将更倾向于匆匆开展研究、收集更少数据,导致研究结果充满不稳定性。而当回报差异不那么明显时,这些虚拟科学家倾向于放慢出版速度、收集更大的样本量。


这一研究模型还可以测试改革成效。比如PLOS和eLife都提供“独家保护”策略——即第二个做出同类研究成果的人,也有机会在期刊发表论文。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目前还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检验,但模拟实验表明,这的确会鼓励参与者收集更大的数据集。


Tiokhin等人的研究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鼓励负面、质疑性的研究会拉低研究的整体质量。因为即便研究样本量很小、没有任何有趣的新发现,虚拟科学家仍可能获得回报。


若只发表正面研究却无质疑,很可能产生偏见甚至让研究者隐藏负面结果,但Tiokhin等人发现,若仅仅是为了质疑而质疑,不注重研究质量,虚拟科学家很可能会“竭尽所能”,做他们所能做出的最糟糕研究。在系统中,Tiokhin通过加大低成本研究的难度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肯定了现实世界中人们采取的一些改革尝试,比如登记研究计划、在开始收集数据前经过同行评议。研究者希望寻找更多模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