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支持基础研究的政策不断出台。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高创新策源能力”。
那么,以十年为期的行动方案如何才能不负众望?《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田刚,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一同探讨提高创新策源能力的破局之道。
战略导向 值得期待
中国科学报: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以下简称十年行动方案)被提上日程,对此您如何评价?
沈满洪:制定实施十年行动方案非常令人期待。首先,通过方案的制定凸显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进而提高大家对基础研究的思想认识。其次,通过方案的制定,明确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体现国家的战略导向,避免基础研究的盲目性。再次,通过方案的制定解决资源的保障问题,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田刚:解决某些创新性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年轻人。制订一个十年计划,可以激励更多的学者,尤其是年轻人,去做基础研究。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给年轻人提供平台,而不是占用年轻人的资源,我们要做好对他们的辅助和支持。
周忠和:十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历史性意义,可以看出,国家对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是科学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核心动力,方案对推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
找准短板 对症下****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存在哪些短板?出现短板的原因又是什么?
田刚:数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短板都在改进。目前仍存在的一个短板是信心短板。尽管年轻人也在做一些好文章,甚至在一些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跟着别人做。数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自信心还不够,我们要去攻一些大问题,形成我们的学派引领,引领数学研究或者技术研究的潮流。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这方面其实完全可以更有信心。
研究一个引领学科的大问题是有风险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研究的常态,攻克大问题需要时间,国家、学校和科学家都要给予年轻人支持,在评价体系、学术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尊重、遵循科学规律,让他们能够专注地开展科研,甘坐冷板凳。
沈满洪:我觉得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短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才短板,留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总量偏少、层次偏低;二是制度短板,人才政策和科研政策还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而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需要坐冷板凳的;三是政策短板,政府对大学的考核、大学对师生的考核,均存在相对轻视基础研究的现象。
周忠和:基础研究存在短板,在于过去对基础研究的认识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不足,急功近利,原创性与交叉性不够强,对好奇心驱使的基础研究也不够重视。
保驾护航 行稳致远
中国科学报:十年行动方案要想真正促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在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要如何和现有的基础研究相关政策相配合?
田刚:我参与了十年行动方案的基础研究部分和应用数学部分的制定工作。方案在制定时,有一些有经验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我们也充分吸纳了年轻人的意见。但最后真正要达成实效,还是要在政策执行时、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鼓励年轻人直接参与基础研究,如果能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这些经费和资源应该多向年轻学者倾斜。
沈满洪:十年行动方案的制定,不仅要解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投入等问题,而且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保障基础研究行稳致远。
张新民:十年行动方案在制定过程中,一是要注意“从0到1”的定义问题,对究竟哪些是真正的“从0到1”,科学家要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否则花大量经费去做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研究,是重复工作而不是在创新研究上使劲。
二是要顾及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要宽容失败,而不是追求对简易问题的快速突破。现在科技体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体系。现在的年轻人会横向比较自己和他人的发展,如获奖多少、职称高低等,他们心里也清楚谁在实实在在地干活,但现实中实实在在做重大科研的人经常得不到充分肯定。如果评价体系堵死了,那么年轻人就不敢冒险去做艰难的原创性工作。
周忠和:一是要从管理机制探索上下功夫,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文化与环境。二是做好“三个平衡”,即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的平衡、竞争性经费支持与稳定支持机制的平衡、政策的继承稳定与发展变化的平衡。三是大幅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中国科学报》 (2021-03-05 第4版 两会 原标题为《“十年为期”如何不负众望?》)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