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做科研不顺?研毕?导师解密研究生时间管理
中国科学报 | 2021-03-21 00:27:14    阅读:1020   发布文章

作者|马臻

年都有很多研究生完成学业不顺。其实很多问题是自己不善于时间管理引起的。


图书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但研究生更要针对自己特定的生存环境,学习些实际的东西。


使用时间的“线条”要清晰

研究生需要对“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要实现什么指标”有清晰的认知。在每个阶段要有自己的主攻方向,而不是该做事情A的时候却做了事情B,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同时做好几件事。


我曾告诉一名准备跟我读研的大四学生:“有什么心愿未了,比如考托福、雅思,那就在本科期间完成。读研期间首先还得做好科研,确保自己能正常毕业。”入学后,她被我看到在复习大学英语六级。


我说:“你英语六级已经通过了,还‘刷分’干什么?如果执意这么做,请你转到别的课题组。”她“被迫”按照我的要求,按部就班地修读课程、做科研,研二时产出两篇科研论文,还提前写好了硕士论文,从而有大量时间实习、找工作。


她再也不要“刷”英语六级成绩了,因为一份“实打实”的实习经历完胜英语六级考高分。


不但不要把不同阶段的事情混起来,而且,在同一个阶段,也要“线条清晰”。


周末上午,我讲授一门“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研究生课程。有位博士后经常过来旁听。


课后在食堂吃午饭时,他对我说:“觉得科研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来听听这门课。想不通课上有的学生拿着手提电脑干别的事情。如果没有听好课,之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补课’,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的确,认真听两节课学到的东西,甚至超过学生在课后花两天学到的内容。


于是,我对选课的学生们说:“上课还是要认真听讲。”


想一想,拿捏好轻重缓急

不但要针对读研这几年进行规划,划分“板块”或者阶段,而且在解决日常问题之前,需要在脑子里“排兵布阵”,想出最佳解决方案。


有一次,我们的一篇论文投稿后,收到审稿意见。


我就对论文的第一作者说:“现在其他事情都不要做了,赶快把这篇文章搞定!我需要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这篇文章!如果这篇文章退稿了,改投别的杂志还需要耽搁更多的时间。如果你从头开始做实验,出一篇新的文章,消耗的时间远比现在按照审稿人的要求补做实验需要的时间多。”


他马上把一批样品寄到A测试机构,让他们补测一组数据。然而,我发现他忘了把样品寄给B测试机构补测另一组数据。


他解释说:如果等到A测试机构测完样品,把回收的样品寄回我们这儿,然后他把两组样品一并寄到B机构测试,这样能节约一次快递的钱。


而且“反正也是最终得到所有的数据结果才一并回复审稿人”。


但我说:“我不在乎付出快递费,只求快点得到结果。你马上把第二组样品寄到B机构,排队等待测试。这样,我们至少有一些新的数据抓在手里。万一另外一组数据没有及时产出,而修改论文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我们可以把稿子投回去,还能‘抵挡一阵子’。但如果一直等在这儿,有可能到提交修改论文的截止日期都得不到两组数据!”


还有一次,这位学生在寒假之前完成了一篇科研论文,并由我投出去了。


然而,我发现他的论文漏了一组实验,无论出于发表的要求,还是出于毕业论文的要求,都得补上这一组实验。这时候,他说他的亲戚正准备开车和他一起回老家。


我说,一定要把样品合成出来,把样品寄给测试机构测试,然后才能回家这样,他补做了实验并回家休息一阵后,审稿意见回来了,测试机构补测的数据也回来了,正好能用于修改论文。 


把握好“产出论文的节奏”

导师希望有阶段性的进展,而不是学生临到毕业突然交出一篇文稿。这就需要学生把握好节奏。


我有一位博士生在硕士毕业后,留在原先的组里做了一年科研助理,积累了一些实验数据。


她的原导师准许她离开后在我的课题组整理这些数据、补做实验、写论文,两个课题组一起合作发表论文。


她在这儿整理了好久,都没有交出论文稿。我发现她同时在整理两篇文稿的数据。


我说,应该先把第一篇论文稿整出来,然后再“集中火力”整理第二篇论文稿,除非两篇稿子的数据需要互相印证。


每个阶段都要有进展。一旦学生发表了英文论文,我就让他们把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章内容。


这样,他们能看得见进展,感到自己吃了两块香肠片(英文论文加上学位论文一章内容)。


一旦我感到学生的学位论文“够本了”,就让学生提前撰写学位论文的绪论章节。


整体写完后,如果还有时间,那就再做新的实验。这样,学生能看到希望,也不至于最后“临时抱佛脚”。


及时和导师沟通

有时候,导师把学生招进来只是为了“刷工分”,或者他自己忙着很多杂事,于是让学生“看文献”或者采取放羊式管理。


还有些学生自己做着一些科研,却不及时向导师汇报进展,看看这是不是导师感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和实验结果。


这都是大忌。这么做,有可能你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最终你的付出却无法“兑现”成为“管毕业”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章节。


聪明的学生应该“利用导师”,就是阶段性地把实验数据发给导师,问问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才能“结案”,而不是等到论文初稿写完了,才发现缺少重要的实验数据或者实验方法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