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项12月22日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对世界各地动物园内数万只动物进行了分析,发现肉食性哺乳动物比只吃素的哺乳动物更容易死于癌症。
匈牙利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的Orsolya Vincze和同事分析了110148只动物园动物(涵盖了191种哺乳动物)的尸检记录,以确定它们死于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肉食性哺乳动物比很少或从不吃肉的哺乳动物更容易死于癌症。其中,偶蹄目哺乳动物是最不易患癌症的。
该目主要由食草动物,如羚羊、绵羊和牛等组成。
鬃尾袋鼬是最易患癌的物种之一。
这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小型肉食性有袋类动物。在Vincze等人开展的研究中,该物种28份尸检记录中有16份记录的死亡原因是癌症。
相比之下,196只印度黑羚(原产于印度的食草动物)和213只巴塔哥尼亚豚鼠(一种大型食草啮齿类动物)的尸检记录显示,其死亡时均未患有癌症。
上述发现挑战了一种普遍的观点,即寿命长的大型动物最有可能患癌症,因为它们可能有更多的细胞发生突变,而且有更长的时间可供突变发生。
这项新研究提示,饮食可能对患癌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然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实圈养哺乳动物的这一现象,是否也存在于野生种群之中。
Vincze表示,肉食性动物更易患癌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生肉中含有病毒,摄入后有致癌的风险。
例如,一些圈养狮子患的癌与其食用的牛身上的乳头状瘤病毒有关。
研究团队成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Beata Ujvari补充道,肉食性动物更易患癌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食肉动物更易受污染物的影响,因为越往食物链上游,动物体内的污染物就越集中。
此外,肉食性动物的饮食中脂肪含量高、纤维含量低,导致其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低于植食性动物,这些与人类癌症风险因素具有相似性。
Ujvari指出,肉食性哺乳动物更易患癌,并不一定意味着吃肉的人也更容易患癌,“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而且不倾向于吃生肉。
但是,一些人体研究已经将肉类消费与患癌风险的增加联系起来”。
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为什么偶蹄目对癌症具有异常的抵抗力,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保护人类免受癌症侵袭。
在Ujvari看来,偶蹄目低脂、富含纤维的植物饮食可能是导致它们不易患癌的一个因素。
它们也可能已经进化出天然的抗癌能力,以补偿其体形过大带来的额外患癌风险。
“了解它们如何对抗癌症可能有助于人类开发癌症治疗方法。”Vincze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24-5
《中国科学报》 (2021-12-24 第2版 国际 原标题为《吃肉的比吃草的更易患癌》)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