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据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教育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就“十四五”期间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5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来第一个专门针对特定专业教师培养的文件,抓住高校调整确定年度招生计划的关键时期提前布局,指导各地各校加大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力度,从源头上增加科学教育专业或理工科相关专业小学科学教师供给,为培养更多从小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的青少年奠定人才基础。
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小学科学教师供给数量。2021年,全国有46所本科院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亟须采取多种手段扩大科学教育及相关师范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推动已经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院校扩大招生培养规模;鼓励高水平师范院校新开设科学教育相关专业,参与支持科学教师培养;扩大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理工科师范类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教育技术学,以及主修理工科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优化培养过程,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质量。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小学科学课定义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教育对教师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很高。要鼓励更多高水平师范院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参与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立足科学教育的综合性,强化学科横向联系,鼓励学生辅修其他理工科专业或核心课程模块(微专业),拓宽专业基础,提升师范生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实践能力。
深化协同合作,创新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机制。要深化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发挥一线小学教师、科技辅导员等对师范生培养的指导作用。要深化师范院校与中科院、工程院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协同,支持校际开放课程、学分互认,邀请两院院士和专家到师范院校兼职开设课程,进行辅导。此外,还要深化师范院校与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植物园及其他科普教育基地、高新技术头部企业等的协同,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科技创新第一现场等优化培养过程,提升师范生创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结合数字行动,助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正在稳步推进,教师研修平台也已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要将数字素养作为重要内容,有条件的师范院校要用好教师研修平台资源,注重优质教师教育数字资源的生成。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要积极投入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当中,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学习。要充分用好各级教师培训项目中开发出的优质资源以及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中产生的优秀案例,以新技术为未来教师赋能。
教育是长周期的事业,推进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则是时不我待的“小切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战略意义,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科学教师培养工作。各地要加强对省域内小学科学教师配置情况的摸底,根据未来几年人口和生源等情况的变化,从现在起就逐步增加招生数量,提高培养质量。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和教研员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教研员作为业务层面管理者对一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要有计划地将长期兼职科学课的教师纳入培训。师范院校要积极主动勇担科学教师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将加强科学教师培养工作纳入学校工作重点。特别是参与师范院校协同提质计划的72所院校,要把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工作纳入协同提质的内容之中,推动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增量提质。
刘益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聚焦教师培养为科学教育体系强基固本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制《关于加强小学教育培养的通知》(简称《通知》)。这是一个新的薄弱环节,小学教师培育制定战略文件,教育教育问题的构思、导向和改革坚定的重要时代建设科学,是加强科学教育体系的强基工程。
高水平的自研培养模式是要按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和优化确保实现体系。其中,高效能自主潜潜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科学教育的关键科学与科学教育,具备日常培养科学家质的模式是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专业、优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
2021年组织委员会对青年教育标准的指导发展对一流的教育人才的国家需求,支持教育部开展短期教育科学教学水平,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短板。一次样本量大覆盖面,广泛展示教师内容的全国小学科学调查,获得13.1万小学科学的调查数据结果,保证小学科学教师全面普及的数量问题、素质和能力不强等问题。小学科学课的理工科背景、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发展支持教师待实验教学条件等都将有所提升。
我们必须加强风险、增强系统思想建设规划科学教育之大、紧抓科学教育挑战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既要实现科学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要积极解决老队伍问题。新需求,中小学教育科学在教育新的培养问题,融合、融合、将驱动、实践和工程创造和创造作为技术的关键。
《通知》的发布令许多小学科学教师以及关注小学科学发展的教育者欢欣鼓舞。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着眼,《通知》瞄准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发展滞后的情况,针对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以建强科学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协同机制为关键抓手,着力加强专业化、高素质小学科学教师的源头供给,从“小切口”做“大文章”,对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整体水平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知》针对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源头提出了意见要求:一是加强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发挥高水平师范院校的作用,扩大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二是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培养力度,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扩大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师范类专业以及主修理工科的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鼓励相关工科专业参与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拓宽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来源。
《通知》聚焦专业化、高素质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目标,从强化培养内容方面提出,要从科学教育本质出发,重视科学内容的综合性,着眼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升职前科学教师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实践能力。此外,《通知》还从创新培养协同机制方面提出,要集聚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小学、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等各类主体的力量,协同推动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与科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小学科学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实训,着力培养理工科专业背景、能胜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支持师范院校与理工科大学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互派教师,鼓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下辖单位相关专家到师范院校兼职,加强师范院校间的协同,合作培养小学科学教师。
《通知》瞄准科学教育薄弱环节,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改革的新号角,对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整体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突破性意义。《通知》要求各地要制定《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规划本省(区、市)以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为目标的师范生培养方案。《通知》的发布必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小学科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引领全社会更加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奠基性作用,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 | 计红梅
排版 | 蒋志海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